摯友重逢

最近,有機會與認識卅年的摯友重遇,非常難得,彼此坐下聊天,有說不完的話題,大多是圍繞年青時的種種趣事。當中特別提到我們當年在青年團契的零碎往事,你一言我一語,繪形繪聲,好不開心,前塵舊事,一一細味,卅年的回憶彷彿一下子全都回來了。我不禁在腦海裡浮現了無數的人物和畫面,真的好像電影一樣,珍貴片斷歷歷在目,簡直是逐格逐格地重現眼前。

說著說著,我們談到一些大家都熟悉的名字,都是以前一起在教會成長的同輩好友,包括以前青年團契的團長、小組組長、司琴,以及其他弟兄姊妹。可惜的是,這些以前一起做夢,在夏令會裏獻心立志,然後促膝夜談、高談闊論,誓言要如何事奉神,在人群中怎樣去傳福音及建立門徒的親愛戰友,竟然一個一個相繼離開戰場,悄然隱沒在人世間的驚濤駭浪中。

這當中有的已經離開教會一段日子,忙著在紅塵世俗裏打滾,在他/她的Facebook所見的posts盡是吃喝玩樂、名利追逐的短文及圖片分享,完全看不到任何關於信仰的痕跡,連片言隻字也沒有。另外,有一些舊友仍然在教會裡聚會,不過,卻只是置身事外的“星期日信徒”,聽說是因著過去事奉中受到誤解和中傷,對身邊的人及教會失望之餘只好冷眼旁觀,免得再受牽連及傷害,猶如自廢武功的劍客,獨個兒呆坐一旁喝悶酒,對於眼前的激烈鏖戰一點兒也不關心,而身上的劍,跟他的身心靈一樣,自然也荒廢良久、生銹破舊、頹靡不振。

008l.jpg 另外,還有一些舊日摯友,在教會裏仍然活躍,擔綱重要的事奉,家庭也美滿得很,事業有成,一切看似完美,無可挑剔。也許,正是這份“完美感”,不知怎地,總感覺到這些摯友身上散發著一種類似“若即若離”的距離感。不錯,他們很友善,說話很得體,彼此言談甚歡,但是,在我們的交談中卻很少觸及信仰的深層面,即使有提及信仰也是點到即止。本來,以為終於能在老朋友中找到幾個可以多些分享交流在主裡的領受,以及屬靈的掙扎、理想和抱負的知心友,可是,他們似乎不太願意深入傾談這些“嚴肅”的話題,只客氣及禮貌式地表達會放在他們的私禱裏,之後,話題又馬上轉到別的事情上去。或許,他們的人生,包括教會生活皆十分美滿,已經沒有需要或“閒暇”思考過多關於人生及信仰的事情,只要一切順著過去的軌跡行走就可以了。換句話說,他們沒有打算讓什麼人或事打破(或“突破”)這樣的一種“和諧與美滿”,心靈也沒有空間盛載更多的呼喚了。大概就是這種“自我滿足感”阻礙了我們的相交,形成彼此之間的鴻溝,使我們的關係只能停留在“幾十年前的摯友”的階段,而不是現在的、此刻的屬靈戰友。畢竟,回憶永遠都是美好的,就讓這些真摯的友情凝固在青蔥的歲月裏,偶爾拿來回憶細味一番就好。

此刻,我在渡海的小輪上,與新相識的同路人並肩而坐,握著身旁摯愛妻子的手,帶著美好的人生片段,以及對未來的憧憬盼望,並天父的祝福引領,乘風破浪、穩步向前。

16x24in output-04 Star Ferry.jpg